2016里約奧運再度引起國際賽事的禁藥風波,先是400公尺自由式冠軍霍頓(Mack Horton)稱大陸選手孫楊使用禁藥,我國舉重選手林子琦也因藥檢未過無法參加63公斤比賽,運動員使用禁藥的話題再度浮出檯面,美國《紐約時報》專欄則指出不同的看法,認為藥物的使用其實常受到觀眾的影響,例如舉重比賽。
報導指出興奮劑一直是舉重界「不能說的秘密」,但如果能有運動允許、甚至強制使用興奮劑,那應該非舉重莫屬,畢竟人們想看選手舉起的是一輛車而不是一個桶子。來自雪梨的舉重運動員利格奈(Dan Rigney)也表示:「人們喜歡看到世界記錄,就像看棒球喜歡看到全壘打一樣。」
美國賓州州立大學研究提高成績藥物的退休教授耶薩利斯(Charles Yesalis)將興奮劑對於體育迷的影響比喻為電影星際大戰的特效:「它增加了比賽的觀賞樂趣,因為你看到超越現實的人在做超越現實的事。」揶薩利斯指出,如果選手們和普通人沒兩樣,那麼全美大學體育協會(NCAA)、國家美式足球聯盟(NFL)及奧運會就不可能會有數十億美元的身價了。
長期關注奧林匹克的學者馬龍(Bill Mallon)不諱言的表示「舉重比賽與興奮劑的使用問題一直糾纏不清」,文章中指出觀眾的矛盾點,既反對選手使用興奮劑又不會因為選手使用藥劑而降低觀賽意願,但若是奧運百米短跑冠軍跑出15秒而非9秒,觀眾仍然不會轉台嗎?認為運動員的藥劑使用應與觀眾的收視習慣息息相關。